跨世代共演點亮傳藝金曲獎 劉福助復出引爆全場 眾星齊聚

傳藝金曲獎大合照

第36屆「傳藝金曲獎」今夜以「代」為主題,凝聚跨世代的藝術能量,郎祖筠總導演帶領四大表演節目完成彩排,舞臺上既有熟悉的歌聲與戲曲身影,也混搭新生代創意,讓人看見傳統藝術的新風貌。

彩排一開始,〈大樹下〉融合臺灣民謠、魔術、特技與京劇等元素,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震撼。劉福助以「講古阿公」的形象登場,帶著觀眾穿越時光,重溫臺灣的情感與故事;他演唱熟悉的〈勸世歌〉,歌聲渾厚溫暖,並穿插臺灣俗語與生活趣談,語句間蘊含智慧與幽默。多年未在大型舞台亮相的他說:「這次不會饒舌,雖有劇本,但我會用自己講古的方式演出。」舞台上,劉福助與歌手賴銘偉、幻術大仙、臺灣特技團、戲曲學院歌仔戲系、復興京劇團,以及廣澤宮官將首同臺,讓廟會的熱鬧與酬神戲的華麗在舞臺上活起來,透出濃厚的臺灣味。

劉福助彩排照片劉福助以大樹下開場

第二段節目由羅惠真、米莎、顏雅娟與阿布絲.塔娜比瑪聯手,將歌劇、京劇、原住民古調與客家山歌融合,形成跨文化的音樂對話。彩排時四人站成弧形,歌聲層層疊起,時而高亢,時而低語,像在訴說不同族群的歷史記憶與情感。羅惠真表示:「雖然彼此的音樂語言不同,但我們找到共同的節奏,像是和不同世代的朋友聊天。」

第三段由真快樂掌中劇團、錦飛鳳傀儡戲劇團與Hana Chen STUDIO攜手,將傳統偶戲與現代舞臺技術結合,呈現幕前幕後的跨域創作。彩排現場,木偶與真人同臺互動,光影間虛實交錯,觀眾的視線在偶的細膩動作與表演者的真情之間切換,感受到傳統戲曲在新世代詮釋下的無限可能。

最後登場的是臺灣特技團與Hana Chen STUDIO的合作,象徵把文化與信念代代相傳。這場演出延伸前一段的幕後視角,讓觀眾看見從表演者到技師每一雙手是如何把舞台點亮。郎祖筠表示整場演出像一場跨世代的家族聚會;長輩的智慧遇見晚輩的創新,讓觀眾不只看到藝術,也感受到文化的溫度。紅毯由柯大堡與孫凱琳搭檔,典禮由許效舜與楊小黎主持。許效舜笑說:「主持傳藝金曲獎,不能只會講笑話,還要有傳統藝術的底蘊。」楊小黎則期待能在舞臺上見到不同世代的藝術火花。

主持人許效舜與楊小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