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韓劇《暴風圈》在中國引發熱議,同時讓主角全智賢捲入口碑風暴。劇中那句「為什麼中國會偏好戰爭?」連帶暴露出海內外市場的敏感神經,拍攝地(網友認為的大連場景)其實在香港完成,卻被誤解為中國內容,瞬間點燃網路討論。
事件發酵後,與她同主演的劇作成績雲霄直下。中國媒體估算她的頂奢代言至少遭遇撤換,涉及金額高達2.3億元人民幣以上,還可能面臨上億元的違約風險。全智賢在中國的廣告全被撤換,微博與品牌社媒同步清空,LV中國官博悄然刪除合作貼文,PIAGET珠寶也撤下相關廣告,全球官網移除她的「全球品牌大使」頭銜,ECOVACS方面則說合作早在2025年初就到期,與風波無關。
風波同時波及社媒與公關層面。中國資深媒體人胡錫進在微博分析,雖然演員本人並非代表性立場,但整體氛圍對中國市場並不友好,身為主角的全智賢無可避免成為情緒發酵的放大器。他提醒廣告商要懂得止損與觀望,跨國明星在跨市場合作中需要更謹慎的措辭與形象管理;網友分歧也很明顯,有人認為她擁有選擇劇本的權利,也有人認為問題出在劇組與刻板印象上。
這場風波仍在持續擴散,觀眾也在期待後續走向:製作方和品牌方的公關策略會否扭轉局勢?全智賢本人是否會就此發聲?以及中國與韓國的娛樂商業合作,又是否將被重新定義。讀者們,你們認為跨國合作的邊界該怎麼畫?未來還會看到這樣的風波嗎?